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内容

发挥美育综合育人功能 让孩子热爱美、创造美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5 19:21:33 点击数: 字号:

  图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学生制作草编工艺品。记者 冯学知摄

  核心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奋进姿态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系列发布采访活动。

  不久前,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举办期间,发布采访活动走进江苏,实地考察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成效,破解美育发展难题。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江苏省无锡市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内,一段悠扬的男声响起。旅客们循声望去,一群少年或哼或唱,一段无伴奏男声合唱《传奇》在这里即兴上演。

  少年们的表演引得众多旅客驻足欣赏,大家纷纷赞许。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少年只是一群普通中学生,刚刚参加完在苏州市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这段阳光、自信、大方的表演,正是近年来全国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全国学校美育工作加速推进,育人效果持续增强。

  转变观念

  重新审视美育价值

  一个空玻璃瓶可以用来做什么?装饮料、插花或直接丢弃?对苏州的一些小学生来说,玻璃瓶的最佳用途竟然是拿来画画。

  走进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楼,迎面可见一排挂满五颜六色玻璃瓶的架子,有如一扇屏风。走近细看,这一排瓶子竟是画有各类图案的美术作品。用颜料在各类玻璃器皿或玻璃板上绘制艺术作品,是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实施了6年的艺术教学科目——玻璃画。

  “我在学习上有时比较浮躁,画玻璃画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六年级的王佳歆是学校较早一批学玻璃画的学生,现在已能独立在玻璃板上创作“苏州园林”。虽然最近功课挺重,但她还是会偶尔小露一手。“放松一下,做作业的心情也会好很多。”王佳歆笑着说。

  “在技法上,玻璃画和普通绘画没有太大差别,孩子们学起来不会觉得很难,而且玻璃的表现形式更立体,还能画出3D效果。”学校美术老师顾小燕介绍,在玻璃画创作中,有的孩子进一步激发想象力,有的孩子因被认可而树立起自信心,还有的磨砺了心性、培养了耐心,家长们也从最初的疑惑转为支持。

  “过去人们常说,学校的美育工作就是吹拉弹唱,学学绘画、音乐、舞蹈,这其实只是技能层面,从深层次看,还有更重要的综合育人功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美育工作发挥的是培根铸魂作用,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进入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我们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和践行学校美育的总体育人功能和特殊育人价值,这也是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一项任务。”

  记者了解到,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提升,家长们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不再将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视为升学“筹码”,转而更加注重育人功能。苏州市民朱先生的孩子就读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加入学校油画社团,一学就是9年。“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采风、写生。孩子经历过陕西绥德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也曾被洪水围困在桂林的大山里,最远抵达过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朱先生说,油画社团的经历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学会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懂得更多人生道理,“在孩子成长阶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养料”。

  内外挖潜

  多渠道扩充师资力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资队伍对学校美育的质量与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记者获悉,近年来,全国美育师资力量稳步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7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8.7%。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介绍,苏州近些年重点补充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的教师。“目前,全市专职艺术教师4330名,其中音乐教师2262名,美术教师2068名,班师比为9.76。”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艺术培养不仅要教会,还要勤练、常赛。尽管已经有了大幅增加,但现阶段学校专职艺术教师数量还难以满足全部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此,许多学校在师资的内外挖潜上下了不少功夫。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近年投入500余万元改造艺术楼,建成了拥有楹联室、风筝制作室、柳编室、篆刻室以及二胡室、合唱室、舞蹈房、古筝室、版画室、书法室等功能的艺术教育基地。艺术种类如此之多,师资从哪里来?

  “我们向教师提出新任务,每位教师必须要具备一项艺术特长。”新坝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燕表示,学校充分发掘校内教师的艺术特长开设课程,比如语文教师同时担任书法教师,“算下来,全校超过一半的教师可以进行书法教学”。此外,学校还向外拓展教学资源,寻访本地民乐制作匠人常敦明、民间柳编匠人翟继兰、泥塑传承人蒋信扬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期来校授课。

  让地方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外聘老师,既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又能让民间非遗技艺后继有人,这种模式一举两得,为不少学校采纳。

  本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将蓝印花布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带到苏州。学生们身着蓝白相间的外褂,现场展示蓝印花布的印染技术,引来众人围观。

  “蓝印花布是南通特产,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我们地方特有的传统工艺,从而得到成长。”北京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笑梅表示,学校改扩建了800多平方米的蓝印花布活动基地,邀请非遗传承人曹晓峰等民间手工艺人到学校授课,先教老师再教学生。“很多蓝印花布的手艺人很愿意到学校来授课,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去学他们濒临失传的手艺,他们觉得特别开心。”王笑梅说,除了蓝印花布,学校还普及南通风筝、剪纸等非遗课程,民间艺人、有特长的老师甚至家长都是学校的美育“师资”。

  来自基层教学一线的探索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学校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除了非遗传承人,苏州许多学校也在与艺术院团高水平老师、文化系统高水平专家推进结对子工作。”曹后灵感慨,学校美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健康发展

  教学评价体系须改革

  在各方努力下,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学取得长足进步。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刘玮认为,开课是一方面,要实现学校美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对现有教学评价体系作出变革。

  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推行“三证四卡”申报评选活动,其中包括全面发展证、身心两健证、特长素养证;演讲交流达标卡、信息技术达标卡、实践创新达标卡、艺术素养达标卡。每到学期末,集中为获得“三证四卡”的同学颁奖。“我们努力探索,打破以往的单一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元、标准多元。”刘玮介绍。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去年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同时,继续清理和规范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只有取消了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和美育,而不是只有少数有特长的人才需要学。”王登峰认为,美育课程面向人人,评价体系也要全面,目前,美育在整个教育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并未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情况,应作为考核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王登峰说。

  这方面,苏州已先行一步。“我们2005年开始实行艺术学科中考考查项目,以分等级的形式开展量化评估,测评覆盖率达100%。”曹后灵表示,苏州是全国率先按照《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推进美育进中考的地区,也较早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苏州市(区)政府教育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在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建设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评价平台,构建艺术学科‘过程性+终结性’全场景数据采集,打造苏州特有的艺术素质测评模式。”

  同时,王登峰表示,美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仍不均衡,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改进提升。(记者 冯学知)


Copyright 2018 中青育美综合素质测评活动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13028512号 联系电话:4006053331